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国网河南洛阳供电打造智能可靠绿色配电网
发布日期:2024-12-25 来源:中国电力报
【2024新型配电大会暨第二届全国配电数字化大会】

杨振宇 张果峰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国网河南洛阳供电公司不断推进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逐步完善配电自动化技术标准,用科技手段赋能,助力社会健康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AI加持 项目验收高效便捷


“以往单项工程验收需要5到6名工作人员,耗时15天左右,时间不仅慢,而且大部分验收标准依赖人员工作经验,存在误差。现在应用的这款新软件1个人用时15分钟就可以完成验收,准确度也有所提升,彻底告别了‘劳动密集’时代。”洛阳供电配网工程项目经理褚方林介绍。


褚方林使用的这款软件,是洛阳供电依托电网数字化项目创新研发的配网工艺验收人工智能识别模型,目前已经应用于洛阳全市6个县区的126个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首家应用,无论是准确性还是工作效率,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此款模型收集配电台区、架空线路、电力电缆、户表工程4类配网工程验收场景中的2万余张验收标准样本图片,构成验收标准样本库。工作原理是对照配网工程验收标准,分别构建图像识别正样本、负样本模型,进行3万余次的模型识别调优,从而提升图像识别准确率。因此,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待验收项目按照要求从各个角度拍摄不同的图片,上传模型比对,就能得出验收结果。模型还能一键生成电子版权威报告,以图像及文字形式综合直观反映项目是否合格,反馈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改进的地方,为后续开展配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自今年1月份应用模型以来,该模型已在洛阳60项配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识别缺陷700余次,验收效率提升4倍,工作量减轻70%,验收准确率提升20%。


智能助力 配网基础坚强可靠


10月21日,洛阳供电配网传统手绘CAD图纸正式停止更新,取而代之的是动态显示实时数据,能够实现远程下发定值、统计分析查询、一图多态切换等功能的线上电子图纸模型,该功能的落地是洛阳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重要节点,也是配网管理迈入数字化时代的里程碑。


以往,配电自动化的图模需要人工绘制,往往一个城市区域的全部配电网图模绘制建设周期要5~10年,极大制约了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洛阳供电创新自研图模生成工具,依托生产管理系统台账数据,按照“源端唯一”要求,实现图纸一键生成,将图模建设周期缩短至三个月。同时,在省内首次部署应用具有图数自动同步功能的主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主配网图模实时自动交互,有效提升主配网图模协同性,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报出率由25%提升至83%,成功率由73%提升至98%,有力推动公司主配网数字一体化建设,加快配电网数字化转型。


今年夏季,河南出现多轮次极端恶劣天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挑战。洛阳供电依托配电自动化故障智能决策系统,第一时间准确报送故障定位,正确率高达98%,帮助现场运维人员节省查找故障时间,缩短对外停电时间,成功应对配网多点故障频发、抢修巡线任务紧张。


创新应用 新型设备绿色环保


日前,栾川变电运维班工作人员巡视新投运设备,此设备是河南配网首个126千伏户外敞开环保间隔,在洛阳栾川110千伏罗庄变电站实现稳定运行。与常规封闭间隔不同,该敞开环保间隔六氟化硫气体断路器碳排放当量平均压降100%以上,具有优越的环保性能。


洛阳栾川110千伏罗庄变电站126千伏户外敞开环保间隔主要由126千伏真空断路器及电流互感器组成。其中断路器采用真空灭弧室作为开断单元,日常执行开断操作后免去维护环节;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的绝缘介质均采用洁净空气替代六氟化硫气体,实现整间隔设备无氟化。相比常规的六氟化硫气体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126千伏户外敞开环保间隔内设备气体基本实现无氟、无碳、无毒、无害,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当地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活动报名

sign up


关注官方公众微信号